觀景木樁經過防腐處理后,顏色通常會發生一定變化,具體變化程度與防腐工藝、處理材料及木材種類密切相關,需從多角度分析:
1. 短期顯色變化
化學防腐劑(如CCA、ACQ等)處理時,防腐液中的金屬離子會與木質素發生反應,導致木材表面產生明顯著色。例如:
- 含銅防腐劑會使木材呈現淺綠或黃褐色
- 油性防腐涂料可能導致顏色加深5-10個色號
- 熱處理工藝會使木材碳化形成焦糖色系
2. 長期褪色規律
暴露于戶外環境2-3年后,紫外線分解木質素中的顯色物質,防腐木會逐步褪色:
- 年均褪色速率約15%-20%
- 南方高紫外線地區褪色快于北方
- 表面粗糙度增加會加速光散射導致灰化
3. 色彩可控性方案
現代防腐技術提供多種色彩管理選擇:
■ 染色型防腐劑:添加氧化鐵等無機顏料,可選紅棕、咖啡等6-8種標準色
■ 雙重處理工藝:先防腐后涂裝,采用滲透型著色劑可維持5-8年色澤穩定
■ 表面改性技術:納米二氧化鈦涂層可降低紫外線損傷率40%以上
4. 視覺影響評估
顏色變化對景觀效果存在雙重影響:
√ 自然褪色形成的灰白質感契合生態景觀需求
× 局部可能影響視覺統一性,需通過預老化處理改善
建議在施工前要求供應商提供同批材料的戶外老化樣板,結合項目地氣候特點制定色彩維護周期(通常2-3年需補色維護),在防腐功能與美學需求間取得平衡。